1470這次很不一樣,賽達兄不愧是卸任活動組長,連辦1470都『玩很大』。
10個熱血青年,一部20人座小巴,前進上帝的部落--司馬庫斯。
命運之神讓我出發日在6:57分起床,差點要放棄趕車,還好賽達兄願意等我,
星期六早晨竟然連部計程車都攔不到,先來的居然是235公車,還好,7:20跳下車,我不是最後一個到的,哈哈!
到司馬庫斯的路程上,中間先停了合興車站,
司機范先生果然很了解觀光客的需求,『凡有景點,必定照相』
幾個老舊的火車車廂也能讓我們停留將近半小時,
擠在車窗邊也要照、站在車廂內也要照,走鐵軌也要照,果然是無敵熱血青年啊!
合興車站在我們熱血映襯下顯得有些孤寂。
20小巴的下一停靠站是內灣,本來是回程才要逛,算算回台北時間有點晚,
所以大家下車繞一圈老街就差不多了。
幾年前來過一次內灣,這次再訪內灣,突然感慨到台灣各地的老街,
似乎都蒙上了一層濃厚的商業氣息,
走在內灣老街路上,甚至有點錯覺以為身在九份,
還好內灣戲院四個大字提醒了我。
進入司馬庫斯已經12點多了,已經餓壞的10位青年最重要的就是先填飽肚子,
部落裡一切從簡,餐廳也只是個鐵皮小屋,
端上桌的菜擺盤起來會覺得很像帶畢旅時在公路餐廳遇到的菜色,
不過山上的美景、清新的空氣,配上快餓扁的肚子,什麼丟下肚都好吃。
聽說司馬庫斯裡的住宿是採分配制,所以上山前我們也不知道會住到哪間民宿,
吃飽後司機帶我們到餐廳旁的「嗎哪木屋」。
部落不比平地,千萬別要求山上民宿要有多豪華,
簡單到不行的設備,四人通鋪、馬桶就在旁邊的淋浴間,比例設計很怪的洗手台,
都市人啊!來這兒是欣賞美景的呢!千萬別抱怨喔!
回想起多年前帶學生去露營,晚上被蚊子咬,在帳篷裡凍到不行的場景,
司馬庫斯的小木屋已經很令人滿足!
記錄這篇遊記剛好是莫拉克颱風掃完台灣、造成中南部災情重創,突然很慶幸我們是在颱風前玩回來,
不然看到這種木屋的建築方式,那幾根柵欄能在颱風肆虐下撐多久,蠻令人膽戰心驚的!
吃飽後休息片刻,大家前往司機建議的「神祕谷」路線,約一小時來回,
這段路啊,我們這群熱血青年簡直是用『連滾帶爬』才欣賞到最終的美景,
一路上坡度大,而且又濕又滑,在路上看到阿伯阿桑拿登山杖很想借一支來用,
我們這群人,有的穿休閒鞋,有的穿慢跑鞋,等於是一路溜滑梯來到神秘谷,
美景沒有到『壯闊』的程度,不過一路滾來再一路爬回去可說是很了不起啊!
回部落後,我們參加了15:30的部落導覽,是由部落裡第一個研究生『拉威』介紹,
泰雅族(應該說所有的原住民族),都很重視祖先所留下的一切,
他們重視歷史、重視自然、重視感情,部落裡的點點滴滴,都是大家攜手合作才有的成果。
拉威說山上的水蜜桃很好吃,叫大家去替原住民拼一下經濟,
咖啡廳裡有好喝的水蜜桃冰沙,一杯100元,所以我們也很聽話的就去拼了一下經濟,
不僅支持了水蜜桃冰沙,還點了鬆餅填肚子,夠意思吧!
咖啡廳裡清一色都是木造設備,還有部落的模型擺在一旁,
我們一邊喝冰沙一邊欣賞部落導覽影片,
裡面拍攝了司馬庫斯部落經營、打算設立小學分校的辛苦,
我才回想起來,神秘谷回程時為何會看到路上有個建築中的小學實驗分校。
一切從簡、一切克難,為的只是要把孩子們留在部落裡接受教育,而不用長途跋涉八小時去山下的學校學習。
泰雅的居民們啊,正運用部落議會制在實踐他們的夢想。
咖啡廳旁有「無菸補給站」,裡面有賣泡麵、零食、飲料,還有一些手工藝品。
廣場旁的遊客中心有食宿資訊可以查詢,還有聚集人氣的必備工具--電視機一台。
一路上有各式各樣的木雕,各具特色,也記錄的泰雅共同的神話與記憶。
傍晚拍到了傳說中的美景--「天使的階梯」,
原諒我那拙劣的攝影技術,有看到雲層跟山巒間透出的光芒嗎?
真是美極了!
我們聽說晚上有難得的教會活動,
吃完晚餐後大家一起前往教會觀賞,
在路上大家聚集在草叢中,我們絕對不是在做壞事,
是在觀察下午拉威介紹,會在晚上6:30~7:00之間開花的「黃花月見草」,
有位勇士稱職地戴了頭燈照亮了黑暗的草叢,大家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地看著小黃花一瞬間爆開花苞。
教會中有部落樂團表演歌唱,還有頭目講歷史故事,
抱歉了大頭目,我們沒有認真聽完就離開了,但見識到了泰雅的堅定信仰。
第二天的行程是走來回約五小時的「巨木群」路線,
吃完早餐大約七點出發,
天氣很好,連木屋外的兩隻黑狗都在曬太陽,
從登山口進去後,剛開始的路程我的墨鏡根本發揮不了作用,因為竹林和滿佈大樹的登山步道完全遮住了陽光,
這樣很好,一路上都很涼爽,涼涼的風吹來真令人舒服!
步道的路算是平坦好走,幾個路段有濕濘的泥土、有點恐怖的碎石坡,
路上有阿桑稱讚我們是「勇腳」,結果我們很不爭氣地回應我們是「奧少年」。
最後的目標--巨木群,大家都爬到了喔!太了不起了!
森林中的芬多精發揮作用,工作受摧殘一年的我已經很久沒享受到大自然的洗禮了,
這時突然想到多年前教授推薦給我們看的一本書「大自然在唱歌」,現在的情境最能體會書中的內容。
回程的路上我很不爭氣地扭到左腳,
拖了大家幾十分鐘的路程,
至今仍然想不透在那平坦的路上怎麼會突然出現一顆石頭,還剛好就讓我的腳踝拐下去,
唉!果然是奧少年啊!
下山回台北的路上,停了個景點--青蛙石,有一些遊客在溪邊戲水,
我們一直在尋找石頭看起來想青蛙的角度,
對照左邊的石雕青蛙,右圖的天然石頭好像也頗神似的,
雖然我覺得比較像長了頭髮的河童!
這趟旅程感謝賽達兄的辛苦籌辦,還要不停回答我們對旅程的疑惑,
還要感謝大家在我扭到腳時對我的「不離不棄」!
這次帶回的禮物很值得,永難磨滅的司馬庫斯美景,
還有,一隻受傷的左腳!